今年是我在“腐蚀行为调查局”入职的第一年,没想到刚入职就接到了消防管道的集体求救信号:有一股神秘的力量一直在欺负管道们。 和粗暴的强盗劫匪不同,这股力量是悄无声息的,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一点点削弱管壁的有效厚度。在一些关键部位锈蚀穿孔,导致灭火剂外流。甚至造成阀件无法开启,水泵电机不能运转最终逼迫整个灭火系统瘫痪。
2020-04-24 10:19:00油气开采开发需要面临诸多复杂的环境,温度范围宽泛,油气井需要延伸到地下数千米才能进入油藏,采用某些驱油技术使得油气通过油管上升到地面,这一路上油气井中的油管和套管可能会有硫化氢腐蚀、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硫酸盐还原菌等微生物腐蚀、二氧化碳腐蚀、硫腐蚀、腐蚀疲劳、高温氧腐蚀等,腐蚀穿孔,腐蚀裂纹开裂等。
2020-04-24 10:37:00铝合金具有比重小、比强度大、耐蚀性好、低温性能好等优点,作为结构材料在轨道列车车体中有大量应用。铝合金的腐蚀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既受环境影响,又与合金的性质有关,在我国高速列车车体中用铝合金中,主要存在以下四种腐蚀类型:均匀腐蚀、点腐蚀、缝隙腐蚀、应力腐蚀。
2020-04-24 10:37:00核电安全与其关键设备材料的服役性能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已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百万千瓦级压水堆(PWR)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已在国内开始建设并成功出口至拉丁美洲。而核电站在苛刻的服役环境条件下,一些压力边界(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管道等)可能发生环境致裂。
2020-04-24 10:36:00核能作为当今世界电力能源的后起之秀,风头正劲。目前核电机组的设计寿命设计通常在60年以上,由于核电站在运行过程中某些关键部件不可替换,因此这些关键部件的安全服役对于整个核电站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温高压、辐照、应力、腐蚀性离子等苛刻环境中长时间服役均面临失效的可能。
2020-04-24 10:36:00月球,是人类太空探险的第一步。但由于潮汐锁定现象,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周期与其自转周期相同,导致人类在地球上始终只能观测到月球的“正面”。直到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月球背面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首次月背软着陆。但“嫦娥”的奔月之旅其实并不轻松,甚至可谓是困难重重。其中,太空中材料的腐蚀就是令科学家们比较头疼的问题。
2020-04-24 10:37:00神秘的微生物令人敬畏,但又诱惑着人类对于它的探知。它无时无刻不吸引着科学家对它进行探知、发现。微生物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友好,在服务人类的同时,它也“吃”掉了我们的GDP。当微生物遇到钢材也会产生“电火花”,使得管道、海洋船舶等工业装备受到严重腐蚀——微生物腐蚀(MIC)。
2019-04-04 14:00:00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寿命打破了国内通常的“百年惯例”,制定了120年的设计标准,这对跨海大桥的基础结构钢管桩的防腐蚀和耐久性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指标。耐久性工作实际上是建桥的前提条件,此前原有的跨海大桥耐久性设计方案已不能满足港珠澳大桥耐久性需求,这为国内外海洋工程防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2019-04-04 14:35:00桥梁在海洋环境中承受着交变载荷、海浪冲蚀、汽车尾气污染等多种腐蚀因素的交互作用,甚至还要承受台风雷暴等极端天气的考验,腐蚀往往在容易被人忽略的地方发生,对桥梁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造成损伤。这种结构完整性损伤会在飓风载荷和车辆的交变载荷下加剧,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会对桥梁产生严重破坏,甚至导致桥梁坍塌。
2019-04-04 14:14:00浩瀚的宇宙中存在着无数的奥秘,它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人类去探索、发现。为了揭开其神秘面纱,世界各国相继借助于各种航天器访问太空,并建立了可供多名宇航员长期工作和生活的空间站。有人可能认为,太空既然是高真空环境、没有水存在,航天器应该不会像地球上那样发生腐蚀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2019-04-04 14:32:00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冬季低温期漫长,强降雪造成的积雪和冰冻严重影响着道路通畅程度,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对于市政部门而言,播撒道路融雪剂成为冬季除雪融冰的必要手段。所谓道路融雪剂主要是指为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机场、港口、桥梁等基础设施除雪化冰的盐类,对金属、混凝土等物质腐蚀作用强烈。
2019-04-04 13:47:00常见的腐蚀大多与金属相关,金属的锈蚀是最常见的腐蚀形态。可是,除了金属会发生腐蚀,混凝土也会发生腐蚀。混凝土由于耐久性问题,长期以来已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如日本新干线使用不到10年,即出现了大面积的混凝土剥落和开裂现象,我国沿海港口工程的调查也表明,80%以上都发生了较严重的破坏,结构使用寿命远未达到设计要求。
2019-04-04 13:29:00